公众号正在“自救”,视频号加速“造血”

距离2021年结束还有3天,回望这一年,微信大大小小的更新超过100项,图文和视频齐头并进,行业也几经震动。在2022年即将开始之际,我们试图通过解构,以拼凑出微信布下的棋盘真正的模样

01 微信的2021

如果论起微信内容的基本盘,公众号是当之无愧的“老大哥”。但已经过完9岁生日的公众号,被唱衰的声音不曾停过。2021年频繁更新的功能,见证了它的“自救”过程。

公众号正在“自救”,视频号加速“造血”

所以,订阅号信息流增加了视频内容、视频号推荐、直播状态等等的信息展示,视频号也放开了引导关注公众号的设置。这种种交互功能,在未来将只增不少,直到视频号有了真正的自行“造血”能力。

2、微信的“内循环”跑起来了。

公众号和视频号的关系不断密切,并不是单一趋势。

以公众号和视频号的更新为例,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还有小程序、朋友圈、状态、红包、小商店,甚至QQ音乐的身影。这意味着微信的大生态已经完成闭环,置于其中的小生态能够依靠现有的基础设施得到发展,甚至扩展到腾讯体系。这样的孵化能力值得重视,等到微信摸清楚整个链条,想要再推出新的产品形态或许会比视频号更快。

而在目前阶段,更加显化的是流量的移动。比如在年初,微信利用红包封面的制作机会作交换,给视频号吸引了一波新用户,推动了社交流量向内容流量的变化。

公众号正在“自救”,视频号加速“造血”

现在,我们可以说,微信的“内循环”真的跑起来了,流量在同一个平台里反复叠加、分发。这或许能让微信在未来的风口上都能及时应对,甚至孵化新的平台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这个循环系统让微信日渐冗杂,又可能成为其未来的危机之一。

3、微信开始借力算法。

在大数据时代,算法很难避免,甚至不少平台就是靠着算法起家,以不断校准的内容推荐来精准地网罗用户。

公众号在“订阅”时期,试图走出一条“去中心化”的路子,把权利交给用户。但这几年信息流改版、推荐内容占比逐渐增加的更新趋势,向用户展现出了其在算法上的作为。

如今的微信保持着“中心化”和“去中心化”的微妙平衡。一方面,“订阅”仍然存续,用户仍然可以通过“订阅”来筛选公众号和视频号的内容,这个路径比起惯用分发逻辑的其他平台而言更加简单。但另一个方面,“订阅”的作用又在不断削弱,从订阅号信息流中推荐模块的出现、订阅帐号内容的折叠、视频号内容的可滑动观看等功能更新可见一斑。

公众号正在“自救”,视频号加速“造血”

订阅号信息流出现推荐内容,是另一个可佐证的案例。这一功能的更新,让几家欢喜几家愁。诚然,最直接的影响是用户对自己关注的帐号付出的时间被再度压缩,对于流量稳定的公众号来说又是新的挑战。但也不乏认可的声音,认为这将给更多中小帐号崛起的机会,有利于打破头部帐号逐渐固化的行业现状,让流量重新流动起来。

在这种前提下,号主们也只能是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了,能否留住用户将成为未来的大考。

 

现在的微信已经不需要多作证明自己国民App头把交椅的地位,更需要它费心的是12亿流量的引导和运用。而在内容方面,图文只是起点,形式总要随着时代变迁,微信对于视频号的大力扶持还会持续。留给我们从业者的,是竞争更加激烈的局面,但也是一如既往的流量池,端看我们怎么用。

又是一年年底了,微信会不会还给我们准备了什么大招,仍然值得期待,因为我们还要在这个行业继续乘风破浪。而时间最终会告诉我们,“微信老矣,尚能饭否?”

版权声明:
1: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,不做任何收益和价值保障,请知晓。
2:本内容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
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,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,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,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短视频运营

3个月消耗*亿,得物-抖音投放策略分析

2023-9-17 23:23:45

短视频运营

到底怎么创业(谈谈创业的第二个要素)

2023-9-17 23:23:58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